精妙设计,成就无散视界——专家解读散光矫正在屈光白内障手术时代的重要意义

  • 2022-01-20 12:19:00
  • 1067 Views

编者按:目前在白内障患者群体中,合并散光的患者不在少数,二者叠加出现,严重影响中老年群体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工晶状体技术的革新,能同时解决白内障和散光的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应运而生,蔡司双曲面散光矫正型单焦点人工晶状体(AT TORBI 709M)便基于此背景下“诞生”。自2018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姚克教授亲自主刀植入首例之后,AT TORBI 709M临床应用便在全国眼科迅速开展,以独特的设计和优异的疗效“征服”广大眼科医患。江苏省内的眼科专家们相继在今年9月首次为患者植入了蔡司双曲面散光矫正型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此次我们邀请到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管怀进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刘庆淮教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姚勇教授、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李甦雁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陆培荣教授、江苏省中医院施炜教授,倾情分享了各自对白内障合并散光矫正重要意义的看法,及对TORBI 709M的临床应用体验和未来展望。

 
白内障合并散光矫正必要且重要,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革故鼎新
 
管怀进教授
 
白内障合并散光的情况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有调查显示,4000多位患者当中,合并散光的患者比例高达35.9%。中华眼科学会白内障学组的专家指出,大于75度的散光需要进行矫正。未经散光矫正的白内障手术,无法达到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标准,对视觉质量的影响甚至高于近视和远视。然而由于大多数白内障手术医生对散光的关注度不足,既往手工角膜缘切开矫正散光的方法精准度和可预测性都较差,加上患者经济负担和认知不足等问题,导致大部分患者未能在白内障手术中及时矫正散光,以致视功能预后不佳。
 
当下散光矫正的方式总体有三种:手工角膜缘切开术、飞秒激光弧形切开、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如蔡司双曲面散光矫正型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前两者在矫正程度、预测性、精准性方面均未达到最佳水平,而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适用范围更广泛一些,尤其对于高度角膜散光,更具优势。
 
刘庆淮教授
 
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患者对视觉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除了提升手术技术之外,散光矫正也是获得更佳视力预后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很多基层医院,由于缺乏像IOL Master这样先进的检查设备,导致术前检查不完整或度数检测不够精准,加上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或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普及率不足,以至于目前临床上白内障合并散光的患者数量众多,但矫正比例较低。
 
从医学层面而言,对于这部分患者,一方面可以在白内障手术中通过角膜切口来减少部分散光,另一方面如果散光度数超过75度,单纯依靠角膜切口矫正散光比较困难,需要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可以做到应矫尽矫。
 
姚勇教授
 
在白内障手术中发现,临床上有很多患者手术非常成功,但患者反馈视觉质量并不是特别好,经检查发现,有的患者本身存在散光,部分患者再加上术源性散光叠加,导致散光度数增加,对患者术后的视觉舒适度和视觉质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目前白内障合并散光矫正比例较低,与白内障手术医师更多专注于白内障手术,没有广泛重视散光问题有关。
 
早在2013年,姚勇教授团队就已注意到白内障术后散光的问题,当时采用角膜地形图,通过制作角膜切口来削减散光,临床研究也证实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效果,然而此方式矫正散光的度数和长期效果非常有限。后续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问世,可以在白内障手术同时一劳永逸地解决患者的散光问题,姚勇教授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趋势。对于角膜散光度数超过150度甚至更低的患者,通过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来解除散光带来的影响、提高术后视觉质量,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李甦雁教授
 
当下,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患者有看书、看报、使用电子产品的需求,进而对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白内障合并散光的患者,如在白内障术中未能充分矫正散光,术后仍需要配戴框架眼镜来解决散光带来的影响,为患者带来极大不便。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是白内障合并散光矫正的重要手术方式之一,目前由于医生的观念未能紧随时代转变、患者知晓度低以及价格因素等,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在白内障手术当中的应用并不是很多。但是如能在白内障手术过程中,采用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将患者的散光矫正,使其屈光状态达到更完美的水平,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陆培荣教授
 
白内障合并散光的患者比例较多,如不及时矫正,散光度数较大的患者术后视觉质量会受到明显影响。目前散光矫正方法有多种,如术中角膜切口、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但受限于检查设备、手术技术、手术时间等条件,目前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比例并不高。如果具备以下几种情况,就可以给患者推荐使用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
 
①患者本身散光大于0.75D,最好为规则性角膜散光;
 
②排除眼底疾病;
 
③晶状体囊袋健康,高度近视患者囊袋情况需要警惕,囊袋松弛可能会影响术后散光矫正的效果,谨慎推荐;
 
④患者提出矫正散光的要求。
 
施炜教授
 
散光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现象,对于低度散光,部分患者可以自行克服,对于高度散光,则需要通过手术矫正。存在高度散光的患者白内障术后,总会有单眼视物重影或虚影现象,影响视觉舒适度,而术后如果有矫正需求,还可能需要配戴散光眼镜,增加戴镜不便。
 
随着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的到来,散光矫正的方式,已从早期效果不太稳定的角膜松解手术,过渡为白内障摘除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此方式可以充足矫正散光,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今后可能逐渐被大家广泛接受。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白内障术前建议最好采用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
 
稳、准、广——蔡司新型双曲面散光人工晶状体以匠心设计、深获好评
 
管怀进教授
 
临床试用蔡司双曲面散光矫正型单焦点人工晶状体(AT TORBI 709M)后,最大的体会有几点:
 
①其定位非常准,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容易发生旋转,加上蔡司的导航系统,可以更加精准地固定于囊袋当中;
 
②四襻设计使人工晶状体居中性与稳定性好,术后不易发生偏移;
 
③无论球镜还是柱镜,范围均非常广,度数矫正范围大,几乎所有的角膜散光患者,都适用此款人工晶状体。
 
刘庆淮教授
 
蔡司这款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优势在于:
 
①其采用了独特的双曲面散光设计,即人工晶状体的正反两面都有散光曲面。
 
②板状襻设计的人工晶状体,光学面积较大,在眼内不易引起旋转偏位,散光矫正也比较精准。同时光学面积大也利于眼底医生对眼底进行观察。
 
姚勇教授
 
当日姚教授做了两台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一台是在蔡司导航系统引导下进行,另一台是采用传统的术前标记法,两位患者术后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极大提升了团队的信心。相较既往的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这款双曲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采用板状襻设计,稳定性更好,患者的视觉舒适度更高。
 
李甦雁教授
 
蔡司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特点是其平板襻的设计,使其植入囊袋后非常稳定。兼之其提供的球镜和柱镜度数范围非常广泛,对白内障合并散光矫正的患者而言,提供了更多选择,充分保障散光矫正的精准性。
 
陆培荣教授
 
经过临床体验,蔡司这款双曲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有几大优势,使其成为临床上一个很好的选择:
 
①板状四襻设计,四平八稳,比传统C襻设计的人工晶状体稳定性更好;
 
②最终调整轴位时,顺时针或逆时针双方向都可以调,而传统的双襻设计只能按一个方向来调整;
 
③球镜和柱镜度数覆盖范围广,组合型号多,可更精准地适用于患者;
 
④出于在囊袋中更佳的稳定性,其晶体有效位置比C襻人工晶状体更有优势。
 
施炜教授
 
蔡司这款双曲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非常有特色:其一,其双曲面散光设计,没有正面反面之分,植入时省却区分正反的麻烦;其二,四襻设计,四平八稳,在调整散光轴向时正转、逆转都可以,非常便捷,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提升了手术效率,对手术的依从性也提升很多。
 
术艺晶呈——论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手术的关键点
 
管怀进教授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手术的关键有两点:稳定性要好,不能有旋转;术前散光轴的定位也非常重要,如果结合蔡司导航系统,可以做到非常精准的定位。
 
术后要特别注意追踪随访,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角膜散光会出现逆规性散光漂移,因此术后随访要坚持5年,甚至10年,根据患者角膜散光漂移的情况,为其做适当调整。
 
刘庆淮教授
 
术前:精密检查,确定其柱镜和球镜度数、散光轴向,并根据蔡司提供的计算公式精确计算;
 
术中:精准定位后,做好手术切口的选择,每一步都需要谨慎,做到完美,避免后囊破裂、前囊撕囊不完整等问题。
 
姚勇教授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手术关键的三个环节:一是术前精确的测量,二是术中高质量完成手术,三是术后对患者更进一步的跟进和随访。
 
陆培荣教授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每一步都要精准完成,着重考虑几点:
 
切口精准:避免不稳定的术源性散光影响术后视觉效果;
 
撕囊精准:撕囊直径不能太大或太小,避免囊袋有裂孔,否则会影响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
 
位置调整:这对板状襻设计的散光晶状体而言相对简单,调整到所需要的位置即可;
 
黏弹剂处理:术中要将人工晶状体后面的黏弹剂吸除干净;
 
切口水密:预防前房可能出现的波动或塌陷,从而影响晶体的有效位置;
 
患者教育:术后短期内不要太多运动,预防人工晶状体旋转,蔡司这款双曲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板状襻能够做到四平八稳的状态,术后发生旋转的几率较C襻设计的人工晶状体更低。
 
施炜教授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手术最关键的步骤就是精准进行术前的散光轴向标记,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通过术中导航进行标记,这一步骤关乎人工晶状体是否能准确矫正,非常重要。蔡司这款双曲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居中性和囊袋内稳定性非常好,医师更多关注轴向即可。
 
知当下、观未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管怀进教授
 
既往的临床试验和调查研究均表明,散光矫正十分必要,尤其在白内障手术中同时考虑矫正散光。在所有类型人工晶状体当中,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生的成就感相对更高。目前在多种散光矫正方式当中,可以考虑采用更精准、更便捷的方法,患者才会有更好的视功能,因此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发展前景一定非常广阔。
 
刘庆淮教授
 
人眼就像一台全自动照相机,传统人工晶状体如同植入一枚薄镜头,视远或视近只能取其一;如果想要实现远、中、近全程视力,有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供选择;必要时进行散光矫正,选择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满足患者对视觉质量的完美追求。
 
姚勇教授
 
白内障手术不再是以前的复明手术,人们对视觉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作为眼科医生,只要患者眼底情况良好,就尽可能满足他重回年轻态甚至超越年轻态视觉体验的需求。因此一些受散光或老视困扰的患者,可以通过功能性人工晶状体,实现看得清晰、看得舒适的视觉需求,这也是今后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李甦雁教授
 
既往散光只能通过配戴框架眼镜或角膜屈光手术来矫正,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出现,可以在摘除白内障的同时矫正散光,鱼与熊掌兼得,且对角膜无额外损伤,为白内障合并散光的患者带来极大的福音。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视觉质量追求的不断提升,以及眼科医师对这项技术的不断了解、认可和掌握,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指日可待!
 
陆培荣教授
 
作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一部分,未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将会有更广阔的空间“施展拳脚”、造福百姓。随着医保政策的变化,老百姓对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可及性将更高,对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提升将有很大帮助。
 
施炜教授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人工晶状体呈现飞跃式前进,从单焦到双焦、再到三焦和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越来越多功能性人工晶状体问世,为患者提供多种选择,满足不同患者对视觉质量的差异化需求,未来白内障手术同时矫正散光无疑也将是发展的大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
 
结语
 
如幼芽追求春色,如风帆追求激流,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人们对卓越视觉质量的追求永无止境。蔡司新型双曲面散光人工晶状体,为白内障合并散光患者追求卓越视觉体验的理想插上了可靠可信、匠心“质造”的翅膀,以稳、准、广的优异设计助力患者获得视觉质量的飞跃提升。匠心匠作,创造无散视界!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