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界|姚克教授:未来十年,视界谁主沉浮?

  • 2023-04-27 16:54:00
  • 849 Views

编者按:世界知名眼科杂志——英国The Ophthalmologist公布了2023年度“世界最具影响力眼科人物100强”,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来自欧洲、美洲、亚洲、澳洲等20多个国家的100位眼科学者入选并获此殊荣,其中有6位中国眼科学者入选。浙江大学眼科医院院长、浙大二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继今年2月荣获“亚太地区眼科最具影响力人物10强”后又一次荣获重量级国际荣誉,入选“世界最具影响力眼科人物100强”,在全球再次展现了我国眼科学界的风采和影响力!《国际眼科时讯》有幸采访到姚克教授,就获奖体验、个人成长感悟作了详细表述,并对眼科学既往十年及未来十年的发展作了总结与展望。

荣誉等身、初心如磐 勤勉奋进、更上一层

“能够入选2023年度‘世界最具影响力眼科人物100强’榜单非常幸运,也感到很光荣。这是国际眼科界对我本人工作的高度认可,但更重要的是中国有 6 位专家进入榜单,也是国际眼科界对中国眼科快速发展的高度认可。”刚刚获奖的姚教授表示,对于排行榜,尤其是国际排行榜,总体上反映了国家在这个领域的软实力,我们要重视;但对于个体来讲,不必沾沾自喜,进入百强榜单,意味着登上了更高的山峰,眼界更为宽广,同时头脑需要更加清醒,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继续保持努力。优秀的专家分很多类型,有的擅长基础科研或临床科研,有的擅长演讲和写书,有的是临床上的“武林高手”,对某个亚专科甚至是对某种疾病、某种手术特别擅长,将这些术业有专攻的专家组成团队、凝聚为一体,我们才能战无不胜,我国眼科方能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

“兴趣”和“好奇心”——对工作与科研永葆热忱的原动力

“兴趣”和“好奇心”是永葆热情和青春的原动力。姚教授的父亲也是一名眼科医生,他小时候最喜欢围在父亲身边转,做动物实验的助手,在此过程中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选择走上医学的道路。而姚教授的其他兄弟,则根据各自的兴趣分别选择了基础研究、计算机等领域。由此可见,兴趣是人们作出选择的重要动力,那如何永葆兴趣就是如何对工作和学术保持热忱的奥秘所在。

从自己初入行学习白内障手术开始,姚教授便一直对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发展怀揣好奇之心。他初次出国时,我国囊内/外白内障摘除手术刚刚起步,然而此时国外已经通过3mm切口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好奇心之下,姚教授思索,在现有条件下能否将晶状体破成两半,分别取出来,这样手术切口可以从原先的9~10mm缩小到5~6mm。随后中国也逐渐开始引入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国的白内障手术医师刚刚进入到超声乳化的学习曲线当中。然而彼时的超声乳化手术亦有缺憾,即使通过3mm较小切口完成了手术,在植入人工晶状体时又要将切口扩大到6mm。在此背景下,我国又很快引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成功完成了3mm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随着技术进展,白内障手术越来越微创、切口越来越小、效果越来越好,白内障手术步步革新,终于从防盲手术转变为精准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如今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FLACS)促使白内障领域的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代表着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白内障手术技术,缔造了以往无法想象的美好视界。

在科研领域,姚教授也是以“兴趣”和“好奇心”驱动团队坚持不懈探索。前些年干细胞的研究兴起,人们发现干细胞可以诱导分化为皮肤、骨头甚至动物的耳朵等,那其是否可以应用于白内障的研究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姚教授带领团队采用荷包蛋法,利用干细胞诱导出双凸透明的晶状体,但如何将其放入眼内发挥正常的功能?同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姚教授尝试能否利用干细胞技术将其直接植入囊袋内,利用特殊技术干预,生长出一个内源性干细胞诱导的晶状体。目前该技术在逐步成熟,团队已经设法在动物模型中诱导原位晶状体再生,再生晶状体的厚度达到其自然状态的 80% 以上,具备屈光功能,为白内障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与方向。

由此而知,好奇心和兴趣是姚教授也是每个科研人员对临床、对工作保持热忱的原动力,更是促使临床和科研工作不断进步的催化剂。

从初出茅庐到享誉世界,“三不”人生格言伴随终身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坚定的信念,指引和鼓励自己前进。姚教授信奉的座右铭可简单的概括为“三不”:

不做保守的人。当一项新技术出现时,自己已经熟练掌握旧技术,选择拥抱还是排斥,是检验一个人是否保守或是否还能进步的标准。不做保守的人,是一个人进步和前行的动力。如ECCE 转变为Phaco,单纯Phaco向 FLACS 转变,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向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转变——这三个阶段的进步,促使白内障手术从防盲手术转变成精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实现了质的飞跃。

不做孤军奋战的人。在科技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不管是临床探索或是基础研究,靠单打独斗不可能走到科技的前沿。一个人掌握技术,一年最多能服务几千例患者,而一群人掌握技术,将服务全国成千上万患者。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成立之初仅十位眼科医生,其中一两位骨干医生外出开会,工作几乎要停顿。如今发展到近六百人的专科医院,掌握技术者众,每年有近百万患者来院就诊治疗,极大拓展了百姓福利。这般技术的传授,又可以反过来推动医院吸取新的技术,从而得以长远发展和进步。

不做昙花一现的人。迄今为止,姚教授已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前段时间姚教授刚刚获得了“亚太地区眼科最具影响力人物10强”、2023年中国高被引学者,这次又获得“世界最具影响力眼科人物100强”。“ 荣誉越多,愈觉使命加身,愈要勤勉尽责”,姚教授表示,他始终信奉“不做昙花一现的人”这句座右铭,这是人生进步的助推器,在前进的道路上他将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永不停止奋斗的脚步。

从初出茅庐到享誉世界的眼科大师,姚教授时刻以“三不”人生格言激励、警诫、提醒自己,为眼科学作出一个又一个贡献。

拥抱新技术,以宽广的视野和胸怀与时代同行

本次评选活动特别关注候选者“在眼科领域近十年的卓越成就和影响力”,近十年来,姚教授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领域给予大量的关注,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使中国眼科在该领域享誉、引领全球。姚教授娓娓道来在该领域的探索与发展历程。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由人工智能与激光融而为一体,是目前白内障手术领域最新的技术。这项新技术问世时,大家不禁思考,该如何对待这项新技术,拥抱还是排斥?现在的白内障手术新技术不似过往那般颠覆式的大跨越,而是在小步革新。对于一些高年资的白内障手术专家而言,他们手术技术非常成熟,成功率也非常高,飞秒激光除了撕囊、劈核之外,还有哪些折服人的优势呢?

初识该新技术,姚教授以拥抱的心态接纳了飞秒激光。从最初的尝试与担忧、困惑,到想方设法解决遇到的困难,一步步摸索,逐渐掌握了飞秒激光的使用技巧,也通过长期的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随着研究深入,飞秒激光在硬核、乳白障等复杂白内障手术当中的优势逐渐被发掘,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中的强大辅助作用亦逐渐显现,广受临床医患的欢迎与信任,手术量逐年上涨。十年磨砺宝剑成,如今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是世界上采用飞秒激光新技术手术量最多的团队,2022年完成了5200例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发表相关论文16篇,居世界首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也正是浙江大学眼科医院逐渐发展壮大,中国眼科从跟跑国际、并跑国际到引领国际的缘由所在。

百舸争流千帆竞,未来十年,视界谁主沉浮?

瞬息万变的视界,有着无尽的机遇和挑战。当下很多眼科先进技术已在孕育当中,潜藏无限力量与价值。未来十年,眼科领域“谁主沉浮”?姚教授结合当下发展形式作了详细分析与展望。

首先,人工智能(AI)技术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眼科的眼病筛查诊断,帮助医生提高科学性、精确性和效率。例如:一些团队已经开发出基于人工智能的白内障诊断平台,实现白内障AI 精准分类,这样的系统在未来会经过进一步迭代和优化,更快、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指导;AI用于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更加精准;有可能出现机器人来替代人工手术,类似甚至超越达芬奇系统的手术辅助系统将提高眼科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并有助于实现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的同质化;随着互联网和 5G 技术广泛应用,眼科医疗将更加数字化,远程眼科医疗也将逐步成为主流。

其次,白内障治疗将出现革命性突破。姚教授团队在内的许多研究团队在白内障治疗的潜在药物筛选方面如羊毛甾醇、抗衰老药物、mRNA等,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未来,能够预防或逆转白内障进展的药物将会问世,人们可能只需要使用眼药水就可以治疗白内障。在手术治疗方面,姚教授团队还在干细胞诱导的离体/体内晶状体再生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表示,热切期待在未来十年内实现人眼晶状体再生以治疗白内障的可能性。

第三,生物医用材料在眼科的临床应用将更加广泛,如人工角膜内皮,可携带抗菌、抗炎、防后发障的人工晶状体,纳米材料也有可能成为后抗生素时代应用于眼科耐药菌、真菌和干眼治疗的重要工具。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