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堃教授谈“糖网”:“甜蜜的陷阱”该如何摆脱?

  • 2020-12-29 17:22:00
  • 2426 Views

 编者按: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数据显示,过去30年中,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糖尿病可引起一系列微血管异常,包括眼部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一路走高,DR已经成为当今工作年龄人群中主要的致盲眼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对此,《国际眼科时讯》特别采访了我国著名的眼底病专家,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刘堃教授。刘教授结合自身临床实践,与大家分享了DR的筛查和诊疗经验。

 
糖网筛查:早期!早期!早期!
 
刘教授指出,我国的DR早期筛查存在三大主要矛盾:
 
第一,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复杂,各地的糖尿病筛查工作存在很大的差异。
 
第二,我国眼底病专科医师大多分布于大中城市,大量非眼科专科的诊疗机构,尤其是基层诊疗机构常常对DR诊疗的认知不足,广大DR患者就诊需要的眼科相关设备有限,导致对于早期DR的筛查和干预很难达到理想的目标。
 
第三,筛查宣传力度不够,患者教育存在不足。很多患者都是在眼部症状显著影响生活后才姗姗就诊,此时,DR往往已经发展到较为严重的程度。
 
刘教授强调,DR尤其是早期DR的筛查防控,需要社区卫生工作者、内分泌科医师和眼科医师的共同努力。近年来,AI 识别技术迅速发展,AI 进行DR筛查主要有三大优势:(1)系统阅片质量高效快捷,相对稳定;(2)有效降低患者费用;(3)可作为大规模DR人群筛查提供的方法和平台。目前,与人工阅片相比,AI系统对于 DR 的诊断灵敏度略低,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差异不显著。随着一批相对成熟的针对DR的AI软件推向市场,助力 DR早期筛查,DR早期筛查的难题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然而,对于相关AI技术的临床验证和医疗法规监管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行,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刘教授表示,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DR发生发展机制将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AI技术在DR分级、识别DR进展、筛查高危人群也会有更好的前景。
 
双向绿色通道转诊:早发现、早治疗、早就诊
 
众所周知,DR的诊疗与血糖控制水平息息相关。眼科与内科,尤其是内分泌科的密切合作,有助于DR患者的慢病管理。随着多学科交叉的兴起,MDT门诊以及云医疗也在悄然萌芽。刘教授总结了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发现许多DR患者首诊是由于眼部问题就医,根据眼部表现进一步检查,最终确诊糖尿病。因而推动眼科和内分泌科开展积极合作至关重要,积极推动一系列便民举措如建立MDT多学科交叉门诊、设立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科、为社区转诊患者设立绿色通道、建立住院糖尿病患者眼科会诊机制等。将所有初诊糖尿病患者转诊至眼科进行DR的筛查,同时对糖尿病患者积极宣教眼科检查的重要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刘教授强调,对于首诊眼科的糖尿病患者,在处理眼部相关问题的同时应马上转诊内分泌科进行正规内科治疗。此外,如果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不稳定或DR虽经过积极干预仍不断进展,也应立即转诊内分泌科进行相关治疗。
 
抗炎治疗:抗VEGF的上游途径?
 
刘教授指出: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认为低烈度的炎症反应是DR(包括DME)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机制。高血糖状态引起的多种通路异常都可通过诱发炎症反应导致疾病发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VEGF也被认为是一种与DR及DME的发生发展有直接相关作用的炎症因子。因此,抗VEGF治疗被认为是一种“直接”的治疗手段。相对来说,抗炎治疗则更有可能干预疾病的上游,如降低VEGF的表达,以达到治疗目的。刘教授表示,随着抗炎治疗相关药物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有望找到更“广谱”的DR治疗方法。
 
作为长期从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疗和研究,在DR筛查、诊断、治疗和慢病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的专业眼科医生,刘教授反复强调,上医治未病,DR的早期筛查是保护患者视力,改善预后的重要举措。正确进行筛查、诊治和慢病管理,大多数DR致盲是可以避免的。“花开”堪折直须折,切不要待无花时空折枝!
 
专家简介
图片
刘堃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党支部书记,眼底科副主任。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眼科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底病专委会委员,上海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上海中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上海市药学会临床试验专委会委员;《中华眼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眼底病杂志》通讯编委,山东大学学报编委;上海市卫计委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教委高原高峰计划研究型医师入选者,王宽诚教育基金获得者。
 
长期从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眼底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在眼底疾病新药的临床试验研究与评价研究有突出贡献。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的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部精准医学项目,973子课题,上海市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项目、产学研项目和上海市卫生局青年基金等多项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0篇。
 
PP-EXL-CN-1105-1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